所謂的“影院生態圈”?我們先以生物的生態圈為例做個比方。在這個生態圈里,各種動物是缺一不可的,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依存、互相制約、和諧共生的關系。同樣,在“影院生態圈”里,影院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,與影院相關的院線、設備廠家、電商、物業方、觀眾等也應該是互相依存、互相制約、和諧共生的關系。
那為什么叫“影院生態圈”呢?在筆者看來,影院作為電影實現價值(藝術價值、經濟價值)的環節,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,離開影院談電影,離開影院談產業變得毫無意義。
接下來,我們先簡單捋捋影院和其相關環節之間的關系。
1、加盟影院與院線:“名存實亡”的合作關系,雙方日漸疏遠。(后文將做具體講解)
2、影院與設備供應商:市場關系中的供求雙方,我們知道供與求是相互聯系、相互制約的。在這影院是“求”方,供應商是“供”方。影院某設備用的效果好,自然會繼續選擇該設備商。反之,若設備商提供劣質的產品或服務,影院下次不會再用你的產品。
3、影院與片方:片方的影片必須要在影院內播放才會產生收益,共同目標是高票房?,F在電影行業呈現出“唯票房論”風氣,爛片、同質化影片充斥,甚至有些虛假宣傳。短時間內,確實可以讓票房暴增,長久以往欺騙的不僅是觀眾的感情,還會造成電影行業的惡性競爭、資源浪費,繼而拉低國產電影的整體水平。今年戛納出現了“華語片零入圍”的窘況,就是最好的事實證明。
4、影院與互聯網(電商):一對歡喜冤家。對于影院而言,互聯網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宣傳平臺,但同時電商的介入,沖擊影院會員體系,攤薄了影院的利潤;另一方面,在線票款不能及時入賬,影響影院運作。反過來,沒有影院,互聯網即使賣出十億上百億影票也無用武之地。
5、影院與觀眾:觀眾作為電影產品消費者,影院所做的種種,最終是為其服務的。觀眾追求的是優質放映、良好的服務與觀影環境。影院要想留住觀眾,靠的是口碑。而口碑的獲取來自影片的質量(內容與放映質量)、舒適的服務(可口的賣品、良好的衛生環境、觀影環境)等。